 | |  |
 | 血小板從33變成170,我都有點懷疑真實程度。
我18年的時候體檢血小板數量70多,19年血小板42,20年血小板39,今年血小板37,體檢醫院的醫生讓我去公司醫院復診。
我去了,又抽了兩管血,結果出來只有33的血小板。醫生讓我做了骨髓穿刺排除病因,結果是正常,醫生說是繼發性血小板減少,需要吃激素,我說我正在看幽門螺旋桿菌,如果吃幽門螺旋桿菌的藥還能吃激素嗎,她讓我先錯開。
因為18年我的幽門螺旋桿菌是40多的指數,屬于不在正常范圍,但是也不需要太管的程度,我就沒注意,但是19年開始,幽門螺旋桿菌指數就是陽性了。因為中國人大部分人都有,我就沒太注意,今年是同事說這個容易胃癌,讓我早點去吃藥,免得拖久了要胃癌。
剛好百度血小板病因的時候看到有人分享一直治不好可以看看幽門螺旋桿菌數值正常不。
抱著這個疑問,我又問了血小板的醫生,兩者相關不,醫生說:美國有些研究說可能有點影響,不過前兩天在病友交流群的時候我也專門問了這個問題,給我的答案是有關系。你也可以先吃幽門螺旋桿菌的藥,然后觀察一下血小板數量。
后來我就吃了兩周的幽門螺旋桿菌的藥,本來是打算之后再去查血小板的,因為我吃藥有時候不那么規律,而且幽門螺旋桿菌的治愈率高,但是并不是都能好的,有些要吃一個月藥。
結果國慶結束就發燒感冒,醫生說我像新冠的癥狀,我又跨省了,就讓我去做了核酸,發熱門診做核酸的時候需要抽血查血液病毒,然后就抽了,然后血小板170多!因為是晚上下班空腹去的,我不知道結果準確不,但是不應該早晚差別這么大吧!等過幾天再去查查血小板和幽門螺旋桿菌的數值!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