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何時服用鈣劑效果最佳? 補鈣的小訣竅是選擇劑量合適的鈣,分次服,早晚服,更利于吸收。晚上和早晨是攝入鈣劑的最佳時機。因為血鈣水平在夜間較低白天較高,此時補鈣吸收就會增強,補鈣效果更好。鈣還有鎮定作用,有助于睡眠。 長期補鈣有副作用嗎?還需要注意什么? “是藥三分毒”,如碳酸鈣制劑會引起胃腸道刺激等副作用,有部分患者會引起便秘的癥狀,對于這部分患者,改用咀嚼片或液體鈣可能對避免上述不良反應會有所幫助。
注意1:濃茶、咖啡、可樂飲料等,它們都會影響鈣的吸收,加速骨質丟失;注意2: 避免鈣與鐵聯用在胃腸道形成難溶性復合物,影響吸收; 避免鈣與鎂聯用產生拮抗作用;避免鈣與強心苷聯用引起強心苷中毒。
適當運動可以促進鈣吸收嗎? 實踐證明,長期進行體育鍛煉對維持機體的鈣平衡具有重要作用。運動對骨密度的影響程度高達5%~25%,運動可以增加骨密度、骨質量,預防骨質疏松,運動與補鈣結合比單純補鈣效果更明顯。運動的類型、方式和運動的量應根據個人具體情況而定。
補鈣常見的誤區,你中招了嗎?
1.喝骨頭湯補骨:錯! 一碗骨頭湯的鈣含量僅2mg,如每天補600mg鈣,需喝300碗湯,且骨髓中含大量脂肪對老年人無益。理想的鈣源是牛奶和奶制品。
2.補鈣一定會增加患尿結石危險:錯!至今沒有確切的證據闡明補充鈣劑與腎結石的關系。膳食中限制草酸鹽攝入,多飲水可有效減少腎結石發生。
3.鈣與其他微量元素一起補效果更好:錯!大量的二價鈣離子可能會對鋅、銅、鐵等微量元素產生競爭性抑制,干擾它們的正常吸收。
4.血鈣正常說明不缺鈣:錯!即使骨鈣丟失20%-30%,血鈣仍可正?;蚱?。相反,血鈣過低未必就一定表明體內缺鈣,如甲狀旁腺功能減退早期等,因此需要進行綜合評價。
5.牛奶和鈣劑同服大大增加鈣吸收:錯!
牛奶和鈣相結合容易形成凝塊造成鈣吸收減少,因此應避免二者同服。鈣制劑應嚼碎服用,因藥片表面積增大,有利于鈣的吸收。食物的含鈣量、單次鈣攝入量,以及人體的吸收率,是判斷食物能否補鈣的三個重要標準。
| |
 | |  |